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经验交流
教学科研

【2023年教学经验交流】陈春莲: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在2023年里,我承担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这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一课堂讲课344课时。一年来的教学有辛苦、有收获,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下面,我就简要地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故事、先进榜样模范人物的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实现人生价值。

2.开展专题化理论教学,加强课建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课程建设的思路和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容,较好实现了与教材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特点,把教材体系初步转化成教学体系。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在讲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时融入热点问题和高职方面的典型案例,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关切、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及讨论,既用理论分析实际又用实际提升理论,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功夫、做文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分析现实案例,从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和学生的获得感。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进行系统缜密的教学设计,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策略,逐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做到浅入深出和深入浅出,使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学、愿意学,提高了教学的亲和力,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5.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始终注重以研究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以研究的成果来丰富和深化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功申报了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课题“新征程上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研究”以及学院科研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挖掘、整理、运用校史资源,准确把握校史蕴涵的育人资源与课程教学的结合之点、与学生普遍内在需求的结合之点,将校史蕴涵的育人资源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撰写的论文《‘大思政课’视域下挖掘校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探》,在我院学报发表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全文转载。

6.着力进行教书育人。对学生既要有热心,又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做到在教学管理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在生活上对学生关心体贴,在情感上对学生理解宽容。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给学生支持鼓励,多让学生增添自信。

7.2024年努力的方向。一是要将两会精神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二是要在打造思政“金课”上继续努力;三是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生的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做好教学设计,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要做好相关科研成果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的转化与应用。

1711590476325.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