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聚焦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效 ——马院举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我院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9月12日举办了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刚教授主讲,旨在明确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使命与方向,探讨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为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一、 立足新时代,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内涵与要求

讲座伊始,黄刚教授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以来思政课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他指出,当前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已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高校普遍将思政课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办好思政课作为立院之本和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则将支撑思政课教学作为首要使命,广大思政课教师也将讲好思政课视为重大责任。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建设必须更加突出内涵式发展,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核心在于不断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 聚焦教学改革,探索提升思政课质效的创新实践

教学是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职责。讲座重点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教学改革探索,强调要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难、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矛盾、教学时空有限与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推动“主题式整合”与“问题链教学法”:紧扣教材重难点与学生关注点,通过“问题链”深度追问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解决“一生动就无聊,一深刻就无趣”的悖论,打造更有“思想性”的思政课。

建构“主课堂+”立体教学模式:超越传统课堂局限,构建融合主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通识课堂的“魅力课堂”体系,有效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样态。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黄刚教授建议马院结合我院特色打造具有政法特色的示范思政课,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和鲜明院校特色的育人格局。

三、 强化科研支撑,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科研是提升教学深度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黄刚教授在讲座中提出“教学引导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互动导向,提出科研工作应服务于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他指出,思政课建设应聚力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思政课教学法创新通过实施“国家课题申请资助计划”、“科研成果后期资助计划”、“学术专著出版专项计划”等,引导教师聚焦前沿,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还专门分享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等高级别项目的经验,从选题价值、论证逻辑、研究基础到文本撰写与包装,提供了详尽实用的指导,助力教师提升科研竞争力。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见解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image.png

image.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