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全面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侯兵走进思政课堂 精彩讲授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和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堂改革创新,聚合校外优秀资源,携手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思政课堂,共同打造“马院论坛”,充分发挥“思政铸魂、课程育人”的功能,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202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侯兵应邀走进我院思政课堂,以《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专题,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全院120名学生和思政课教师聆听了讲座,张静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前夕,全体师生观看了央视的《脱贫,加油!》第二十九集《挂职书记扶贫记》。视频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接着,张静老师简要介绍了片中书记侯兵同志的简历和先进事迹。侯兵同志现任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曾到河北省临城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挂职),领导和实施扶贫工作三年,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二十多家媒体先后报道过他的扶贫攻坚先进事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在讲课中,侯兵同志结合自已挂职扶贫的三年经历,生动讲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1公里——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主要内容有:一是介绍中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及总体成就,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二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主要表现在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脱贫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有效保障、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等方面;三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主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的问题;四是为人类减贫探索新路子,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以发展的方法消除了贫困,立足实际推进减贫进程,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讲座中,侯兵同志还分享了自己的上学、工作及个人成长经历,指出大学生们要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的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聪明才智。
同学们对侯兵同志的精彩授课报以热烈掌声,在师生互动环节纷纷提问,如,脱贫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阻力是什么?侯兵同志在扶贫走访了多少县和多少户?脱贫攻坚结束后与乡村振兴计划的联系与区别?完成脱贫100%,是否说明困难户清零了?全国所有人都脱贫了?在全面脱贫攻坚中是否存在挪用扶贫资金等贪腐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等问题,侯兵同志一一解答,大家深受教育、启发和鼓舞。
张静老师表示,侯兵同志的授课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还有情感温度,给同学们深受教益、收获良多。讲课紧密结合扶贫一线的真正案例,使师生们很好地了解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真实面貌和国家扶贫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尤其提到精神脱贫、扶贫扶志,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作为思政课老师,一定要好好研究和深入学习,努力将脱贫攻坚精神和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果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思政教研室主任李建欣副教授表示,邀请校外知名专家走进思政课堂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宽丰富了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多渠道地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讲座前夕,杨玉泉副院长专程来到八楼报告厅,向侯兵同志来校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李进诚听取讲座并代表马院致谢。